欢迎访问成考网,本站可为成考生提供学习指导服务,今天是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河南 山西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陕西 安徽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南 海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专升本专栏 > 语文 >

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资料:作品分析(一)

2021-11-05 17:06:38 作者:成教在线来源:成教在线

  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资料:作品分析(一)

  《季氏将伐颛臾》

  一、主要掌握

  1、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注意:要与后面“李将军列传”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及“冯谖客孟尝君”的《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相区别)。

  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二、孔子主要掌握

  1、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其思想核心是“仁”,观点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三、课文主旨

  季氏,季康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

  颛臾,春秋时附属于鲁国的小国。

  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四、疑难词句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被孔子召见。

  2、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要责备你吧。(过:责备)

  3、何以伐为:为什么要讨伐他?

  4、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舍曰:不说,辞:找借口)

  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招徕,使动用法)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五、学习要点

  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

  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

  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

  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

  2、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

  3、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破中有立。

  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4、本文论据

  历史事实论据:“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实论据: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名人名言论据:“周任有言”。

  5、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

  比喻句: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反诘句:“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注:反诘句是反问句中的一种,反问句后面不说出答案的句子为反诘句。反诘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义。

  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

  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守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

  7、理解下列成语

  (1)开柙出虎;负责看管的人失职,或放纵坏人。

  (2)分崩离析: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

  (3)季孙之忧:引起忧患的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4)祸起萧墙:灾祸是从内部产生的。

  8、重点段落分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

  (2)“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见《学习要点》6。

  (3)论据:属于理论论据(名人名言)。

  (4)论证方法:演绎法。

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成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